這個...說實在的距離從金門回來已經好一陣子了
照片也整理了好一陣了
但文章上一陣子沒寫...還真是不知道從何著手阿!
金門的除了戰地設施之外,另外一項重要的觀光資源就是隨處可見的閩式古厝,
這些古厝的存在,讓金門還有一種古樸的氣氛!
我一直蠻納悶的,經過戰火洗禮的金門,怎能保存這麼多完整的古蹟?
也許是戰爭結束後,有費心思整修的緣故吧。
抵達金門的第一天雖然因為下大雨取消所有觀光行程,
我們還是自行安排了個小行程,晚餐後到模範街的戀戀紅樓喝茶。
模範街不長,特色在拱門式的騎樓,聽說也是金門縣政府認真經營的一個觀光景點,
所以進駐其中的商店都需具有一定的特色。
以我們去的戀戀紅樓來說特色就是有很多國共兩邊的文宣、領導人照片等,所以也叫作國共餐廳。
↑雨中的模範街
↑戀戀紅樓的門面,門口有一尊風獅爺
↑跟風獅爺來張合照
↑戀戀紅樓的內裝,那天我們把二樓的座位全包下來了,
但登山隊的感情很好,三十幾人大家還是都想擠在包廂裡。
↑戀戀紅樓的另外一個特色就是牆壁上到處有客人到此一遊的塗鴉
所以我們加油登山隊也不能例外,肯定是要效法一下的。
因為這次來金門是為了參加金門泳渡,所以留下了-加油登山隊到此一游
寫這字真不容易呢,因為低處的牆壁早就塞滿字了
因此隊友還得登高才有空白處哩。
↑戀戀紅樓的招牌飲料是高粱奶茶,顧名思義就是奶茶加上高粱酒,但店家還放入一些玫瑰花
我覺得味道蠻好的,不會突兀(左下是熱的,右下是冰的)
另外隊上的阿貓為配合他的名字,特別點了杯叫作天安門貓步,(左上顏色漂亮的那杯)
至於喝起來什麼口味我忘記了?
↑除了喝飲料,當然也是點些熱食來吃了~
這盤炒蚵仔麵線,深得大家好評阿~
這可是請店家特製的喔,原來店家賣的是有加上高麗菜紅蘿蔔等配菜的(下圖)
吃完第一盤,請店家再炒一盤光是麵線跟蚵仔的,口味更讚
第二天我們參觀了金門民俗文化村
金門民俗文化村內共有十八棟雙落的閩南古厝,
個人覺得這個景點很讚,
因為維持著一種純樸的感覺,雖經整修,但古味還在。
我們的導遊在這邊花蠻多時間講解一些古厝的建築特色,不過回來後又忘光光了。
在這兒大家又瘋狂的大拍照,
因為除了外觀之外,有很多細部的地方也都很講究!
↑民俗文化村的門面
民俗文化村大約是位於金門的東北角(近馬山觀測所)
↑這棟建築原來是私塾,民初改為私立小學,現在是民俗村裡的民俗文物館。
陳列地方先民日常用品之器皿、竹銅器皿等民俗文物,
這棟建築物是民俗文化村裡最大的一棟。
門口石攔杆處是個半月型的池塘,應該也是有風水考量!
↑私塾內部一率是左右對稱,門廊處左邊有「花開」,右邊則有「富貴」。
↑民族村裡的門多以黑色為底色,貼上紅聯特別好看!
這個門的門扣也很漂亮,上面還有囍字!
拍這張照片的時候縮小腹縮的好累喔....
↑閩式建築的燕尾形屋頂也是一絕
↑民俗文化村裡還有一間賣的店
整碗撲滿蚵仔,真的很豪邁耶~
金門的蚵仔麵線跟台北不一樣,台北的是羹狀的,但在金門是做清湯的!
我非常喜歡喔!
只是天氣炎熱,再沒冷氣的小店面吃麵,還真有點ㄦ熱!
聽說蚵仔煎也很好吃~不過我沒吃到就是了
金門除了蚵仔麵線好吃之外,還有其他很多小吃的,
像是廣東粥、炸蚵爹、閩式燒餅、金門鍋貼,
我還有福氣的吃到廣東粥&閩式燒餅。
金門廣東粥的特色是米煮到不見了,
雖說是廣東粥但感覺跟香港吃到的那種又不太一樣
香港廣東粥比較稠,金門廣東粥裡的米都熬爛了,爛到水水的像是米湯。
個人是覺得這粥實在太稀了,比較不是我喜歡的口感。
但要買粥也是不容易,要排隊排上20分鐘,聽說店家的臉色也不太好。
要特別感謝排隊買粥來跟我們大家分享的隊友哩!
↑金門廣東粥
另外還吃到了閩式燒餅,這燒餅是包肉餡的,
跟台灣的燒餅油條也不一樣!
記得蠻好吃的,在機場還看到一些遊客買了很多帶回台灣呢!
↑閩式燒餅
以上是這次到金門旅遊中比較有關人文風俗部分的紀錄。